看多了商场上诸多今日声名显赫,明日破产逃路或锒铛入狱的事例,作为一名帮企业家处理风险及法律事务的律师,一直以来想找一些从创业成功到功成身退的企业家例子,希望从中悟出一些东西应用于自己的工作,从而能帮客户画出一个圆满的周期句号。

范蠡是一个初步通过我筛选的例子,这两日购买这本《范蠡传》阅读完毕,有感而发记之于下。
一
范诚(范蠡之父)在军中之时,任伍长,在受命对一叫百里良百夫长行百鞭之刑时,因敬佩百里良的胆识和刚直,手下留情,擅自减至五十鞭。
在大军溃败之时,想起这个受了鞭刑的百夫长百里良,返回军营背起一并逃跑。在逃出包围之时,百里良让其返回军营,不能做一名逃兵,范诚表示“某若是怕你连累,又何必回去寻你?某感佩军爷的耿直,愿与你同行”。逃亡路上,两人彻夜叙谈,深感志同道合,结成生死兄弟。在二人道别时,百里良摸出一镒金子,赠与范诚,并将一至交计倪介绍给范诚,言明若生活不计可以去投靠。凡事皆有因果,没有前面的四件事,就没有后面的两件事,交友无非如此。
在大军溃败之时,想起这个受了鞭刑的百夫长百里良,返回军营背起一并逃跑。在逃出包围之时,百里良让其返回军营,不能做一名逃兵,范诚表示“某若是怕你连累,又何必回去寻你?某感佩军爷的耿直,愿与你同行”。逃亡路上,两人彻夜叙谈,深感志同道合,结成生死兄弟。在二人道别时,百里良摸出一镒金子,赠与范诚,并将一至交计倪介绍给范诚,言明若生活不计可以去投靠。凡事皆有因果,没有前面的四件事,就没有后面的两件事,交友无非如此。
二
在计倪离开少伯(后来的范蠡)之时叮嘱:凡事可行则行,事当行则行,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修为在已,立一志,专一志,才能成一志。
范少伯给人印象有些痴,言行古怪,不合时俗。“士有贤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讥;内怀独见之明,外有不智之毁”。
范少伯给人印象有些痴,言行古怪,不合时俗。“士有贤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讥;内怀独见之明,外有不智之毁”。
三
在越国文种延请少伯之时,第一次,少伯趴在一个狗洞“汪汪汪”学狗叫,文种冲少伯施礼,少伯却把头一扭,不再多看一眼。第二次,少伯穿着一身麻衣,满脸污垢,倒骑在牛背上,吹着他的铜笛,毫不理会来客。第三次时,少伯才收拾的干净整齐待客,一见文种赶紧迎上去,长揖行礼。
四
少伯与文仲进入越国后对文种说:“我现在改名范蠡,蠡者,虽为圣虫,但也是很不起眼的小虫子。请文大夫回禀越王,范蠡明年春上准到,将效命于越。”
文种明白少伯的用意,要实地去考察越国的民俗风情,顺便考验越王是否果有诚意。
文种明白少伯的用意,要实地去考察越国的民俗风情,顺便考验越王是否果有诚意。
五
范蠡见越王,言国君有德,待庶民如亲生骨肉,万事为民着想,丰年保民安定富裕,灾年保民不受饥馁流离之苦,此为王道。若行王道,百年内,越国可臣服天下。
然越王已染顽疾在身,来日无多了,百年太久,他等不及。于是范蠡请文种想办法再安排一次见越王机会,一番陈述,最终“以越王和太子的胆略与智谋,二十年之内越国一定能强大起来,顺利的话,十年之内可以胜吴”,被拜为大夫,授军师。
然越王已染顽疾在身,来日无多了,百年太久,他等不及。于是范蠡请文种想办法再安排一次见越王机会,一番陈述,最终“以越王和太子的胆略与智谋,二十年之内越国一定能强大起来,顺利的话,十年之内可以胜吴”,被拜为大夫,授军师。
六
越国兵败,范蠡陪同勾践入吴国为质,勾践对范蠡说:“范大夫,孤连累你过这样的日子,实在是苦了你。”“大王,不必多虑,与君共患难是我的荣幸也是我的职责,臣是自愿的”。
吴王夫差拉拢范蠡时,他在心里想过无数次,但得出的结论都是一样,夫差一方面确实欣赏他,但另一方面是想利用他来打击勾践,若此时离勾践而去,不仅毁了一个越王,也必会毁了整个越国。
吴王夫差拉拢范蠡时,他在心里想过无数次,但得出的结论都是一样,夫差一方面确实欣赏他,但另一方面是想利用他来打击勾践,若此时离勾践而去,不仅毁了一个越王,也必会毁了整个越国。
七
范蠡离开越国时与文仲书,“子禽,吾之良师益友,见函如斯,此时吾已踏上离越之行。子善图始.蠡能虑终。吾闻天有四时,春生冬伐;人有盛衰,泰极否来。知进退存亡,不失其正。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蠡虽不才,尚知进退之机。高鸟已散,良弓将藏;狡兔已尽,良犬将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与共患难,而不可共欢乐;可与履危赴汤,不可与居安共福。子待何不去?望三思,切切此言。恕蠡不辞而别”。
八
范蠡(时改名为朱公)经商太湖荆溪初成,个人分析在于有初始资本,曾身为越国掌兵大夫,颇有身家;再者手头追随与他的人才,以及当时丰富的地利条件、人际网络和空白市场(个人一直以为,想要成功无非三项,项目、资金、人才,若三者齐备,成功并不是什么难事)。
范蠡第一次发家、散尽家财是因为他的风险意识,发现风险,散尽身财产,远遁他乡,更名改姓,重新开始。他在荆溪做买卖时,遇到一白发老翁,不买东西,只是打量他,并说他相范蠡。一个人太富或太贵了,就容易出名,出了名就有很多人想认识你、找到你。而范蠡的妻子也发觉最近总有形迹可疑的人在附近打听他们的身世。越王勾践历来用人如器,一旦不为他所用就会毫不犹豫地毁掉。
范蠡第二发家、散尽家财,是其改名为鸱夷子皮第二次在齐国起家,先以贩马取得第一桶金,后以他的卜算之能算得将有灾年,以平粜之策财名兼取,后被齐国礼聘为右丞相,历时三年期满。范蠡自叹:“居家拥有千金之产,为官则列于卿相之位,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老百姓来说,这已是到了极点。长久地处在尊贵位置上,只怕不是吉祥的征兆啊。”欲辞官故再次散尽家财,远遁他乡,更名改姓,重新开始。
范蠡第三次发家,是其极力远遁,浮海而出,由于对海路不识,走了四五日靠岸得知,其离出发之地距三四十里。后辗转至泰山西麓陶邑,重复朱公之名经商发家。
以上仅为书中有感章节内容,不发表意见,仅摘录于此,以供各位品鉴、感悟。
读后反思,也许范蠡是太久远的古人,并没有太多可靠材料留传,所以虽为传记,但更多演绎为故事,以至于我们并不能更好的理解这个人的成败因由。通过之前拜读毛选的经验来看,了解一个人,还是通过他写的文章或语言着手更好。
注:徐律师以“在深圳徐徐说法”头条号,于2023年6月18日首发于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