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既充满机会,也充满风险,如何趋利避害,成为企业上市实现新发展的关键所在。上市是为了什么?上市后能给企业带来什么?这是每一位争取上市的企业“一把手”在将企业上市前需要思考清楚的问题。
一、企业上市前的法律风险。企业上市首先要有清晰的上市目的,即企业上市是综合了多方面考虑后的战略决策,企业上市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其次还要考虑政策风险,我国企业在选择上市时机时,应分析宏观经济形势,考虑政府的政策取向,并合理利用,从而选择恰当的时机将企业推向公开市场。再次,要考虑上市带来的制度成本风险,我国的民营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是家庭式企业,企业的决策层都是家庭成员,职业经理人难以进入。若要上市,必须按《公司法》改组成股份制公司,这会使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许多可能处于规则边缘,处于法律与道德的模糊地带,本不为人知的行为暴露于公众的目光之下。最后,要考虑上市付出的费用成本风险。据估算,民营企业在国内主板市场上市,融资成本一般约占融资额的5%以上,这些还是显性费用,最大的风险还在于费用付出了,结果却未成上市。
企业上市前还存在如下法律风险,主体资格的风险、行政处罚的风险、知识产权的风险、大客户依赖的风险、劳动合同风险、同业竞争风险等。
所以,无论企业是否有上市的打算,都应该注意如下方面:1、培养品格和责任意识。品格是公司和个人的立足之本。一个公司有品格才能成为公众投资的方向,个人有品格才能真正为企业做贡献,带来组织的成长,所以要通过所有员工高品格的整合来突显出企业的品格。一家有责任感的企业才是未来证券市场容易接受并值得推崇的企业,国内多家上市公司也都建立了社会责任制度。2、加强风险评估,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只有具备了管理风险的能力,企业才能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报告等机制,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的防范和控制。3、培养企业的独特优势。盲从是企业致命性的错误。只有建立自己的独特优势,才有可能在证券市场的淬砺中胜出,成为投资者持续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独特可以是理念,可以是文化,可以是管理风险,也可以是理念指导下经营中任何一个管理环节的提炼与升华。4、尽早规范动作,为早日上市做好法律准备。上市是企业的自我规范与自我提升,在上市的过程中,企业可以消除潜在法律风险,提升管理水平,由于企业上市的准备期较长,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各样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企业及早做好规范运作,以免对未来上市造成不良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上市融资并做大做强的进程。
二、企业上市过程的法律风险防范
在整个上市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上市中的总体风险,主要是风险管理机制缺乏的风险。企业上市申报程序中的风险,主要包括企业是否要按要求报送申请文件,是否能遵循企业在审核过程中的规律规定,能否妥善处理上市后的各种未知风险。针对这些风险,要求企业遵守规定,积极沟通。中小企业在上市期间应遵守“静默期”的有关规定,但同时又要与审核人员充分沟通。实施审计监督,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是风险管理实际操作的核心。内控体现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直接决定企业风险管理的效果。
三、企业上市后的法律风险风范。
上市成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对企业的新的、真正的考验又将接跑踵而至。
一般而言,公司完成上市后,成为一家公众公司,公司的股票价格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证券监管机关对公司的规范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上市公司本身,以及上市公司的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都负有更大的责任。对于上市公司以及相关主体而言,存在以下法律风险,内幕交易,虚假陈述、经营风险和技术风险,信息披露、接班风险等。应对之策简言之为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岗位流程设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建立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加强上市后的再教育。
四、企业境外上市的法律风险防范
中小企业不同于大企业,因此,其海外上市如小船行于大海上,有更多捕获大鱼的机会,也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
近年来,中小企业境外上市成为一种热潮。一方面是由于国内股市由于种种原因呈现低迷状态,尤其对于中小企业,它对社会财富的贡献率占了80%左右,但在国内却只获得了30%左右的金融支持份额;另一方面,海外市场相对成熟,而上市资源相对匮乏。因而,来自经济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的新兴民营企业都在海外顺利上市,这些企业不仅筹得了发展资金,更重要的是整个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经营水平也因海外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严格监管而有了长足进步。但风险和利益是并存的,没有无风险的利益,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海外上市背后,潜在的问题和风险都是不可忽视的。
外部风险表现在高额的运作成本和中小企业规模劣势风险;上市地点和上市时机选择不当的风险;可能遭遇中介机构欺诈的风险;与投资者关系和对其股票认可程度掌握不准的风险。内部风险主要表现在重组方案确定不当的风险;发展规划和前景不明朗的风险;信息成本及披露风险;上市后资金的用途及管理风险等。
针对以上风险,我们提出如下防范策略,首先,分析企业自身的实质需求。要认真思考三个问题,企业目前是否拥有能为企业带来持久盈利的优质项目,从而出现了较大的融资需求。海外上市是否是最适合本企业的融资方式。企业有没有充分认识到海外上市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后果。其次,谨慎选择海外上市的地点。上市地点的选择对拟上市民营企业来说非常关键,企业应该根据自己公司的规模、所在行业、拓展领域、证券交易所的特点等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易所。再次,选择合适的中介机构。应慎重考虑选择一个优质的财务顾问,与企业共担风险、利益共享,这是整个上市运作过程中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对于公司规范化运作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民企上市融资及再融资都大有裨益。最后,建立一支优秀的经营管理团队。要注意吸纳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来帮开公司、管公司,使管理规范化,形成经营管理团队,这样才有可能有投资人来投资或者买公司的股票、帮助公司上市。
若需要企业上市方面的法律支持或有此类业务,可以联系186 887 83837 徐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