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徐律师专栏 >> 文章内容

头条号文章 | 法治社会,如何维护我们的权益?

[日期:2024-02-16]   来源:贝特网  作者:贝特网   阅读:1574次[字体: ]

 在纷繁复杂的当今社会,侵犯公民权益的事情屡见不鲜,如何运用合法手段、经济快捷、有效的维护我们大家的权益,成了一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如何运用合法手段、经济快捷有效的维护我们的权益呢?
在法治社会,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法律,对没错,是法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法律法规也从原先的粗线条管理发展到现在分门别类,越来越细密化越来越规范化,最大的特点就是越来越多了,做为一个普通的、并非专门从事法律工作的人,根本也不可能全部了解。并且,用法律解决问题只是一个方向,具体起来要用专门的法律、合适的方法才能得出我们想要的结果,而合适的方法就不是单单读一遍相关法条就能得来的,那是经验与具体办事流程的结合,简单说也就是律师们的执业经验。
不久前,我接到一个劳动者的咨询,他在一家建筑企业当保安,企业克扣工资,并且管理人员对他们特别的不好,他不想做了,想申请劳动仲裁,拿了经济补偿走人。我向他详细询问了一些细节,然后给他一个建议,先不急,再等一、二个月。之后他按我给出的建议等了一、二个月后,我帮他处理好相关文件,并申请劳动仲裁,最终案件在开庭时调解结案,他拿到了近两万元的经济补偿,非常满意。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向我咨询时,虽然知道企业存在违法行为,可他手头并没有可靠的证据,这样申请劳动仲裁,很大可能得不到仲裁庭的支持,而这时也解除了劳动关系,员工的权益一点都得不到保障。而我给他建议的原因在于,企业违法行为存在惯性,在员工方没有申请劳动仲裁或企业方没有注意到时,违法行为会继续存在,这时员工有机会有条不紊的收集到足够、有效的违法证据,从而使自己申请劳动仲裁的请求得到仲裁庭支持。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方法,会取得不同的结果。
在这里还有必要给大家讲一个另外一个案例,坪山的一个劳动者在申请了劳动仲裁后,找到我希望代理他的案件,我详细的了解了案件情况,给他了一个不太乐观的判断,最终我还是应他的要求代理了他的案件,结果也正如同我当初的判断一样。怎么回事呢?原来,企业确实存在克扣员工工资的行为,该员工据此向企业提出了解约通知,并在其中列明了两个克扣的月份及金额,然后申请了劳动仲裁。但企业在接到解约通知后及时的在员工申请仲裁前将克扣的那部分工资打入员工银行帐号,且没有通知员工。开庭时,仲裁庭以员工据以申请劳动仲裁的企业违法行为已经自行纠正,员工请求的依据不存在而没有支持员工的仲裁请求。员工劳动关系已经解除,工作了八年,但没有拿到一分钱经济补偿,教训沉痛。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碰到侵犯我们权益的事情,这时候怎么办?有的会查查法条,自己动手;有些会及时找律师咨询,然后谋定而后动。后者显然会更为妥当一些,但是,有时我们碰到的事情并不牵涉到大额金钱,有些甚至不牵涉金钱,找律师咨询,有些律师要么不接待,要么不会认真的回复。当然,也并不是全部的律师都这样,这就要求我们可能的话,去认识、去结交一些热心、认真、负责的律师,必要时,他们会给你有益的帮助。与律师做朋友,受益无穷。

法律咨询热线:(0755)888 79658 徐红波律师

相关评论
最新添加
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