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纵观国内外,会发现国内的百年老店少之又少,而国外历史久远的公司却数不胜数,这不得不引人深思。有机会到国外去旅游的话,你会注意到,在一些地方不知名的一家小店也会有上百年的历史,更不用说那些巨头企业,想一想,也不觉得奇怪,现在通行全球的公司制度不就是从英美等国家流传出来的吗,对于公司发展他们应该有更深切的经验。
而反观国内,也有一些历史久远的老店,但在现在的社会经济浪潮中,变的越来越少了。当然也会有一些曾经红极一时的企业,但更多的却灿若流星,一闪而过,为什么,英美等国所拥有的公司制度、新的经济模式现在在国家的主导下也会很快引进来去,但效果却并不太,通过笔者研究,发现只所以国内的企业或灿若流星,或始终长不大,可能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国内企业对于公司治理的不重视与采用。
以仿生学的观点看一个企业,就像一个人,董事会是企业的大脑,总经理是企业的心脏,财务、市场、人力资源等部门是企业的五脏六腑及肢体器官,监事会是企业的免疫力系统,公司治理结构其实就是企业的神经系统。每个器官功能就预示着企业能够正常的发展,每个器官的不断强大就预示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企业出现的问题,必然是某个器官的功能出现的障碍。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公司就是一个锥形体,顶点即是代表了股东、股东利益,而三个角位点则分别代表的是董事会、总经理、监事会。股东判定公司的安全性和成长性的基准就是董事会、总经理和监事会三个利益角位点不可以重合或者处于同一直线,更不得与顶点重合或者处于同一平面。
通过以上的观点或角度,你可以去审视每一个公司,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可以证实以上的观点。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曾经红极一时的快播公司,关于该公司的商业模式的风险及分析笔者之前已经讲过,在这里不再多说,在这里仅从公司治理角度进行分析,快播公司事件表明该公司的监事会发挥了很小甚至没有发挥作用。公司监事会主要从以下角度发挥职能:一、合法性,即促使公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二、合规性,即促使公司行为必须符合公司制度性文件的规定,三、尽职性,即促使公司职员必须勤勉的履行职责 ,四、预防性,设计并制订公司纪律性行为准则,并付诸实施。在将监事会的职责及工作内容一一讲明后,大家可能就会明白问题出现那里了。
公司治理结构,实际上就是给公司设计的一个类似永动机一样的结构体系,保证公司能够健康、快速的向前发展。当然,这有个前提,就是公司的出资人,即股东要有正确想法和认识,若是相现在某些风行的P2P公司一样,出来骗一把就走,那么请忽略本篇文章。
若有关于商业模式的风险分析及应对、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话题想与笔者交流。